关键词:成都管理咨询 十五五规划 战略 薪酬 绩效 人力资源
作者:众智云慧管理咨询CRC行研中心
日期:2025年7月9日
正文:
企业“十五五”规划,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战略规划离不开“生产力”的篇章。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中国智造”迅速崛起。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实现了全球“领跑”和发达国家“并跑”。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十五五”规划乃至2040年长远规划中,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近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十大领域有相当大的一批产品,实现了全球“领跑”或和发达国家“并跑”。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中低档产品为主的状况,已转变为中国制造“大而较强”“大而强”。从2025年“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到2026年至2030年的全面实施,再到2040年的长远发展目标,中国制造怎样发展,中央已提出了明确方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十五五”规划乃至2040年长远规划中,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新质生产力”作为热词备受关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
【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大路径:增量、存量和生产性服务业】
黄奇帆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有三大赛道,分别为增量、存量和生产性服务业。增量角度即新制造,过去几十年制造业集群中较短缺的板块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人工智能、新生物医药和新高端装备;存量是指现有的工业产业体系也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用新质生产力来发掘传统制造业的潜力,主要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低碳改造和数字化改造;生产性服务业则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土壤,是推动制造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特别要指出的是存量赛道。目前,国家提倡工业体系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模式、组织形态和价值链条。例如,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三一重工依托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不仅能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还能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成功从传统装备制造商转型为工业服务提供商;海尔卡奥斯平台打破行业界限,构建起跨行业、跨领域的生态系统,赋能服装、农业等多个行业,帮助企业实现全链路数字化。这些案例,均是推动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迈进的典范。但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现状而言,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技术创新领域,虽然我国在部分领域已实现领跑,但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制约着产业的深度升级。此外,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因此,想要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制造业的驱动效能,需多管齐下、协同发力。传统制造业将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要实现“质的飞跃”,这不仅是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经验。
【新质生产力战略规划的逻辑:战略定位-核心能力-战略目标-三年行动】
黄奇帆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大路径——增量、存量和生产性服务业是从业务层面提出了“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思考点。企业要捋顺这一规划逻辑,需要将新质生产力的思想融入战略定位,并落实到行动计划中去。众智云慧管理咨询在央国企、军工企业的战略规划实践中提出了“战略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即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首先明确企业新的战略定位,明确主要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进而提出未来五年的经营目标与管理目标,最后将这些目标拆解为结果与过程,形成较为详细的三年行动计划。众智云慧咨询“十五五”课题组在某市经开区发展集团的项目中还提出了落地方法——新质生产力战略考核,围绕存量业务精细化、增量业务市场化的思路,为企业寻找发展新动能,通过新质生产力考核达到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发展与激励。
展望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在“十五五”规划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发展,中国制造业必将实现历史性跨越。新质生产力不仅将重塑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更将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提供中国范式。
(资料来源: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CRC 行研中心)
===========================================================
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公司,管理创造效益,咨询成就商业!
众智云慧助推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成都管理咨询/咨询服务/战略规划/十五五规划/人力资源/薪酬考核/绩效管理/不胜任考核/三项制度/薪酬报告/流程制度/企业文化/岗位价值评估
欢迎浏览 http://www.zzzcloud.cn 成都办公室:028-61894747 客服热线:400-687-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