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众智云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成都管理咨询|十五五规划中的四川优势产业与重点产业链、产业集群
来源:众智云慧成都咨询公司顾问 时间:2025-07-28
  

关键词:成都管理咨询 十五五规划 战略 薪酬 绩效 产业 

作者:众智云慧管理咨询CRC行研中心

日期:2025年7月28日

正文:

产业分析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十五五”规划报告中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优劣势分析均涉及该课题。四川省具有“中国战略腹地”的时代使命,“产业腹地”是应有之意。2024年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计划到2027年六大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这六大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众智云慧“十五五”课题组认为,这六大产业不仅仅具有优势产业的特征是四川构建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课题组也梳理了六大产业的发展数据,供规划单位参考。

六大优势产业一: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2024年以来,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4月,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从生产端看,1—4月,四川生产液晶显示屏2.5亿片,同比增长21.8%;生产集成电路41.3亿块,同比增长11.3%,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当前,四川正持续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展标志性产品培育,围绕柔性显示、芯片、行业应用软件等16个标志性产品,遴选电子信息领域链主企业50家,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重点领域发展壮大。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四川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先进计算和存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领域,正加快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首个万亿产业,目前产业链较为完备,集聚英特尔、京东方、华为等龙头企业。2024 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8万亿元,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成都、绵阳两个核心城市,在柔性显示、芯片设计等领域技术领先,建成全球最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项目,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26年10月实现量产,让“成都造”高端柔性屏全球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50%。

六大优势产业二:装备制造

2023年,四川装备制造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548.8亿元。2024年1—4月,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营收2606.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列六大优势产业首位。截至目前,四川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551个,包括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以成都、德阳、宜宾为核心,自贡、绵阳、广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区。下一步,四川将开展高端装备“1+N”高质量发展行动,力争到2025年,研制100个以上重点装备并进行样机试制、中试验证和迭代升级,在200个以上典型场景示范应用。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四川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先进计算和存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领域,正加快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首个万亿产业,目前产业链较为完备,集聚英特尔、京东方、华为等龙头企业。2024 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8万亿元,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成都、绵阳两个核心城市,在柔性显示、芯片设计等领域技术领先,建成全球最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项目,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26年10月实现量产,让“成都造”高端柔性屏全球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50%。

六大优势产业三:食品轻纺

四川是食品产业大省,规模居全国第三,已初步构建起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食品产业体系。四川有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的食品企业3个、10亿元以上食品企业55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超40个,全省开设有食品相关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超50家,每年培养食品类相关专业学生1万余人。食品产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全省21个市(州)均有布局,围绕全省“五区共兴”战略部署,四川正积极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四川食品饮料产业错位发展、竞相发展、特色发展的新格局。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川酒、川菜、川茶、川粮油”特色产业矩阵,川酒和川菜两大名片享誉全球。

四川是食品产业大省,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三,拥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等3家百亿级食品企业、55家十亿级企业,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超40个。轻纺产业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培育行动,培育打造新型竹材料、绿色家具、生物质纤维标志性产品。

六大优势产业四:能源化工

2023年,四川绿色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500亿元。今年1—5月,绿色化工产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800亿元。四川已形成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磷硫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化肥、三聚氰胺、草甘膦、草铵膦、钛白粉、硝化棉、铬盐、氢氰酸及其衍生物等产品产能居全国前列。产业布局方面,四川初步形成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主体,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绿色化工产业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和天然气化工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打造保障国家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

四川是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和天然气化工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打造保障国家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四川具备先进水电、清洁火电、高端核电、大功率风电、燃气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设计、制造、试验验证、运营等全产业链能力,发电装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料生产基地,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居全国第一。四川已形成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磷硫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构建“天然气-基础化工-高端新材料”产业链,化肥、钛白粉等产品产能居全国前列。

六大优势产业五:先进材料

四川正加快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先进材料产业总体规模超万亿元,形成钒钛钢铁、建筑材料等传统材料和锂电、光伏、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乐山绿色硅谷、遂宁锂电之都、攀枝花钒钛之都成为全国材料领域的响亮品牌。从产业规模看,四川已建成全球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全球重要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加工基地,锂电、光伏等特色产业全球领先,新型电子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电炉短流程炼钢行业成为全国示范。

四川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材料重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锂电材料、晶硅光伏材料、先进钒钛钢铁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及铝基材料等领域,形成以锂电、光伏、钒钛、稀土等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四川建成全球重要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加工基地,锂电材料产业规模国内领先。天齐锂业、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制造-回收利用” 全产业链。乐山“绿色硅谷”聚集通威、协鑫等头部企业,2023年多晶硅产量占全国30%以上,全球每4片光伏组件就有1片来自四川。攀枝花“钒钛之都”建成全球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钒制品产能占全国60%以上,钛白粉产能居全国前列。2024年,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建成国内最大高纯钛金属锭生产线,纯度达99.9995%,填补国内空白。

六大优势产业六:医药健康

四川中药材资源达9000余种,拥有麦冬、附子、川贝母、天麻等道地药材86种,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中药饮片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中成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建设了全国品种最多的中药材基地和最大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大输液产品生产基地。四川已获批建设国家级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20余个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了全球最大DNA编码化合物库,构建了集药物发现、药效、安评、临床试验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核心、五区协同发展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以生物药、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为核心,建设国家级创新体系。

15+N四川重点产业链

四川以“圈链思维”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构建跨区域协同推进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推进“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15条重点产业链具体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银发经济、绿色建材、医药健康、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平台经济、新型显示、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产业链。

“N”是指,鼓励支持各市(州)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链。

四川产业集群清单

截至目前,四川有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有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有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四川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包括:1. 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2.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3.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4 .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5. 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

四川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1.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成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3.自贡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四川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包括:1. 泸州市龙马潭区火工装备产业集群2. 岳池县原料药产业集群3. 绵阳市涪城区智慧显示模组产业集群4. 成都市郫都区电磁空间安全产业集群5. 眉山市东坡区泡菜食品产业集群6. 资阳市雁江区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群7.绵阳市涪城区连接器产业集群8.成都市青羊区航空配套产业集群9.射洪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10. 成都市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11. 广汉市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2. 成都市新都区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13. 成都市温江区生物技术药产业集群14. 江油市特冶新材料产业集群15. 攀枝花市东区钒钛产业集群

在企业特别是地方国企的“十五五”实际规划编制工作中,应重点考虑上述优势产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采取“主动融入”和“相关多元化”的规划策略,获取战略资源,争取战略支持,达成战略联盟。众智云慧“十五五”规划课题组建议采用N+1的产业分析方法,即“主动融入”优势产业,结合自身优劣势选择其中的N个主力产业。其次,对优势产业和关联产业进行“相关多元化”分析,可以使用竞争模型给出产业定量计算结果,选择1-2个未来拓展的“增量产业”。(完)

(资料来源: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CRC 行研中心

=========================================================== 

 

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公司,管理创造效益,咨询成就商业!

众智云慧助推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成都管理咨询/咨询服务/战略规划/十五规划/人力资源/薪酬考核/绩效管理/不胜任考核/三项制度/薪酬报告/流程制度/企业文化/岗位价值评估
欢迎浏览 http://www.zzzcloud.cn  成都办公室:028-61894747 客服热线:400-687-6811

全国热线:成都咨询公司028-61894747 400-687-6811
友情链接: CareerWay中高级管理人才猎头咨询  众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询 

版权所有 四川众智云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蜀ICP备16035376号 Copyright(c)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成都 电话: 028-61894747 400-687-6811 蜀ICP备16035376号-1

成都管理咨询公司/成都咨询公司|十五五规划咨询公司|成都薪酬咨询|成都绩效咨询|薪酬管理|绩效考核|战略规划|集团管控|制度流程|股权激励|薪酬调研报告|国企三定

 技术支持:成都呼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QQ咨询
400-687-6811